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

【工商時報2009-07-06】茂迪昆山廠執行副總蘇志忠專訪紀要

建立良好銷售網絡 不止是賣Cell
2009-07-06 工商時報 【王中一/台北報導】
 做為台灣第一家前往中國大陸設立太陽能電池廠的業者,茂迪的產品質量深受當地業界肯定,甚至有「不認識茂迪,是他們的問題」之說法。對此,茂迪昆山廠執行副總蘇志忠表示,該公司和客戶之間並不是只有「賣Cell」而已,包括技術、質量、資金等問題都可交換意見,逐步建立良好的銷售網絡。

 此外,茂迪目前太陽能電池售價相較於「一線大廠」高出5%以上,至於官方力推的「太陽能屋頂補助案」也有斬獲,都凸顯其競爭力優勢。以下是專訪紀要:

 問:茂迪在哪一年決定去大陸設廠?何以最後落腳昆山?

 答:老董事長(鄭福田)早在1999年就先派遣幹部,前往大陸地區「蹲點」,先後到過上海、寧波等地,之後才選擇昆山,主要還是昆山官方在招商方面相當努力,設立一條龍的窗口,並高度重視台商需求,而電電工會每年的評比當中,昆山都名列台商投資前茅。

 問:昆山廠目前產能規劃為何?今年產出目標是多少?

 答:目前茂迪昆山廠擁有1條65MW(百萬瓦)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線,預計今年底前將裝設第二條產線,合計2條生產線的年「產能」將拉高至130MW;若加上茂迪台南廠,則可達600MW。若從實際「產出」來看,昆山廠今年的產出目標為50MW,合併台南廠的350MW,合計兩岸今年產出可達400MW。至於整個昆山廠廠區的空間,則可以容納4條生產線,以及相同產能的切片線。此外,還有預定地,可作為擴充興建昆山二廠之用。

 問:茂迪當初原本規劃赴昆山設立長晶廠,何以後來改成電池廠?目前表現如何?

 答:當初規劃興建長晶廠,是出口到台灣做為太陽能電池的料源之用,但大陸出口退稅規定後來有了大幅改變,從2007年7月1日起,將矽晶圓的出口退稅由13%降至5%,如此一來,興建長晶廠就很不划算,因此改為電池廠,但仍有留空間用作切晶。不過,目前大陸地區有很多的切片廠,故短期內沒有計劃在昆山廠導入切片機台。

 中國大陸在今年3月推出「太陽能屋頂計劃」,而昆山市政府隨後提報了28個太陽能計劃項目,茂迪昆山廠就拿到3個項目的太陽能發電系統,發電量達180kW,未來還會有後續的計畫。至於茂迪則會以提供「全方位解決方案(Total Solution)」為主,包括系統設計、系統相關零組件的提供,亦不排除有跨國性或區域性的結合。

 問:做為台灣第一家進軍大陸的太陽能電池廠,在整個建廠過程當中,哪件事情特別不順利?

 答:剛來的時候,沒有一件事情是順的,但最後總在各方努力下克服。茂迪長期在太陽能領域,有良好的口碑,因此業界也有「不認識茂迪,是他們的問題」之說法。前一陣子,甚至有一家上游廠因為產品獲得我們的肯定,整個公司上下鼓掌歡呼,這也顯示出茂迪的技術能力深獲肯定。也因為如此,茂迪的產品報價也比一線大廠高出5%左右。

沒有留言: